2017年,畅销书作家、民俗文化学者谢华伟作为首批文化人才被引进苏州。作为新苏州人的“网红作家”、创业者,他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融入创新创业,打通光福玉雕产业链,组建苏州规模最大的玉雕厂“于生一·中国(苏州)玉雕基地”,签约光福镇90%的玉雕大师,联合政府、高校、协会等成立了苏州第一家落地的“苏作非遗工坊”,为光福镇玉雕产业注入新动力,焕发新光彩。
打造玉雕版“铿锵玫瑰”送女足姑娘
2月27日,中国女足结束在苏州的封闭隔离,开启下一段征程。女足在离苏前收到了一份独具苏式特色的定制礼物——“世界级非遗宋锦+国家级非遗苏州玉雕”打造的“锦”上“添”花礼服,用精美的苏工苏作向“铿锵玫瑰”表达苏州球迷的支持和热爱。
礼服上一朵朵精致的“玉雕玫瑰”纽扣,由光福镇玉雕品牌于生一国玉天工(苏州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玉雕大师朱阿多操刀设计,集光福镇数十位玉雕匠人合力在短时间内完成。这也是继今年初于生一国玉天工联合苏州博物馆推出2022年春节贺岁祥瑞福象网红产品后,又一惊艳走红的玉雕爆款。
谢华伟表示,给女足礼服做玉雕玫瑰纽扣的创意是在年初拜访“上久楷”宋锦企业时萌发的。“我本身也是球迷,很感谢女足给国家赢得荣誉。‘玉石美自磨砺出’,一块璞玉需要经过大量的雕琢、打磨,才能显现出它的内蕴温润,这点和女足姑娘们永不言弃、坚韧不拔的女足精神一致,所以设计这款‘苏作最美玫瑰’送给女足姑娘们,也有着‘锦’上添‘花’的美好寓意。”
谢华伟介绍,当时制作时间非常紧张,短短半个月要设计、雕刻、打磨出三四十枚玉雕玫瑰,任务非常艰巨。“我们邀请了玉雕大师朱阿多亲自操刀设计,光设计方案就出了十几稿。我们又将玉雕的各个工序拆解,分成十几个环节,每个环节配上相关玉雕匠人,最终合力在女足离开苏州的前一天完成了这件特别的礼物。”
大胆创新让非遗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
2020年,谢华伟被评为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,也是唯一一个以“网红作家”身份评上的重点人才。“作为新苏州人的‘网红作家’,希望能给苏州带货,于是我对照着苏州的历史风物,选择国家级非遗苏州玉雕,尝试用互联网带货,初次尝试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”
当年9月,谢华伟和光福镇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钱建良大师合作,在线上推出几款新玉雕产品(和田玉吊坠),200万元的产品上线就被“秒光”。“我们又追加了一些产品,随即抢购一空。订单太多,产品来不及生产,拖了几个月才完成。”
这次“互联网+非遗苏作”模式的成功让谢华伟发现了玉雕这个传统苏作的市场潜力。2021年9月,在光福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他创立了于生一国玉天工(苏州)数字科技有限公司,并入驻“中国工艺雕刻之乡”光福,从一个网络作家正式进军文化产业。他在玉雕惯用的仿古设计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,努力在设计理念和销售方式上进行创新尝试,促进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,从而进一步擦亮苏作工艺光福品牌。
“之前苏州玉雕的产品以仿古件、手把件为主,价格动辄上万。”他表示,团队在产品设计理念上进行了革新,将苏州玉雕设计成了优雅时尚又带有鲜明中国风的新玉雕、新文创,并将传统手作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,在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,又大大降低成本,拓展了新消费群体。
“这是我们用和田玉雕刻的一比一大小的大米粒,并首次把苏州玉雕的售价降低到了十位数。这种新文创玉雕产品很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,一周卖了7万粒。”谢华伟边展示边向记者介绍,“我们希望做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,做老百姓都喜欢、更接地气的东西,让非遗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。”
谢华伟介绍,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和田玉珠宝配饰、和田玉文创产品等,因价位适中、造型可爱,深受年轻人追捧。“接下来计划推出二十四节气书签、江南十二月花令玉雕耳钉等时令系列产品,和一些世界级非遗园林、著名博物馆合作推出创意玉雕产品,也会给国内外重大会议等制作玉雕产品伴手礼。”
整合资源为光福玉雕产业注入新动力
谢华伟介绍,于生一国玉天工创立以来,通过整合、改造、完善苏州玉雕的各个产业链,将原本分散的玉雕工作室、零碎的玉雕作坊整合,初步确定了“玉雕大师亲自设计监制”“机器大规模切割、出坯”“众多玉雕工作室集中雕刻”等流程,大大提高了苏州玉雕生产效率。
作为苏州吴中区首家苏作非遗工坊,“于生一”依托光福镇传统非遗工艺基础,打造了玉雕大师工作室、玉雕设计工作室、玉雕打磨工作室、玉雕切割工作室等在内的玉雕行业全产业链,签约了光福镇90%的玉雕大师,并辐射了光福70%以上的玉雕产业链,促进了玉雕行业几百人的就业稳定。
同时还携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,签约多名玉雕大师作为实训导师,对青年手艺人开展培训指导,充分发挥苏作非遗工坊在非遗传承、人才培养、产业振兴、富民增收等方面的叠加效应,初步形成区域性文化产业要素集群,为光福镇玉雕产业注入新动力。
“要盘活光福玉雕产业,一方面要立足于光福丰富的资源禀赋,持续整合玉雕资源,联合高校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,将产量提起来;另一方面,要加大宣传力度,扩大苏州玉雕的知名度,让更多人走近玉雕。接下来,除了在玉雕产品设计上增加时尚国潮元素,我们后续还会考虑在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开设‘苏州玉雕展厅’。”
谢华伟表示,作为一名新苏州人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助力苏工苏作的传承和发展,将苏式玉雕打造成为价格亲民的国潮文创,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苏州玉雕,了解苏式文化。“希望年轻人能喜欢上中国人自己的玉雕产品,能让这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工艺重新焕发时代光彩!”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
校对 盛媛媛
编辑 : 陶善工